怎样才算专业,如何才能专业

2021-11-09 00:03发布


          点击此处--->   EasySAP.com 群内免费提供SAP练习系统(在群公告中)

加入QQ群:457200227(SAP S4 HANA技术交流) 群内免费提供SAP练习系统(在群公告中)

注:

在很多管理咨询相关的群中,经常会讨论对数字化、智能化的看法,是不专业的事情


“专业”,这个词经常听到和见到。比较正式地接触“专业”,可能是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,那时要考虑应该选什么“专业”。但选了那个“专业”,学了三四年(甚至更长时间)那个“专业”以后,就真的“专业”了吗? 

除了填报志愿、在大学接触到“专业”外,在社会上也经常能接触到,“那个人看上去很专业”,“需要求助于第三方专业机构”,“这事儿办的很有专业水准”,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”,“如何专业做采购”,等等。看到这儿,您了解什么是“专业”了吗?其实,探讨什么是“专业”,“专业是什么”很有难度,需要从学术理论层面追根溯源,界定内涵。我们不妨换个角度,先思考“怎样才算专业”,在确定了“怎样才专业”(目标)的基础上,再探讨“如何才能专业”(实现目标)。

“怎样才算专业”,即达到什么程度就算“专业”,应该从哪些角度评判算不算“专业”,是不是“专业”。
 
算不算“专业”,是不是“专业”,首先需要看“效果”。

具体讲就是,是否与原来的初心相吻合,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目标。在采购领域,就是是否保障了供应,满足了内部客户的需求。如果生产线上经常缺料,那就是采购这项职能没有达到效果。


算不算“专业”,是不是“专业”,第二需要讲“效率”。
同样是达到了“效果”,但有的耗时长,有的耗时短,显然“耗时短的”要比“耗时长的”要更“专业”些。从买家角度看,买同样的东西付同样的价格,肯定会认为“次日达”比“隔日达”更专业。

算不算“专业”,是不是“专业”,第三需要有“效益”。
毋须讳言,经济社会“效益”是根本。如果“效果”不错,“效率”挺高,但就是成本太大,肯定不能算作“专业”。为了做到不缺料,为了满足快交付,企业计划总是多备库存,企业采购总是付出高价,这样的企业供应链管理肯定不“专业”。
 

因而,怎样才算“专业”?“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地实现既定目标”就算专业,即效果好,效率高,效益多,简称“三效”。因为翻译成英语,效果是“effective”,效率是“efficient”,效益是“economical”,所以也可以简称为“3e”。

 

无论是“三效”,还是“3e”,都是“专业”的体现,或最终表现。如何才能有这样的体现或表现呢?显然不是自然而然就会有的,也不会因为在学校选了某个“专业”就会有。要想获得“专业”的“三效”体现,需要在领域上“专一”,在态度上“专注”,在技能上“专精”。

 
领域上“专一”,是指在某一领域长期投入。
可能有人讲,因为之前不了解或不得已,选择了自己不适合的“学科”或“行业”, 长期“专一”下去,不太可能。实际上,适合不适合,不是选择出来的,而是努力出来的。“领域”实际上范围很广(可以是学校的“学科知识”,也可以是社会上的“行业实践”),在宽广的领域里,有很多细分方向,持续努力一段时间后就可能会发现适合自己的分支。不过,在“专一”深度的同时,也要注意专业的广度,所谓“T”型人才,只有努力“横到边”,才可能“竖到底”。
 
态度上“专注”,是指一切要围绕实现“‘三效’专业”而努力。
需要树立专业意识,培养专业敏感度,善用专业思维,形成专业见解,养成专业习惯,最终具有专业素养。简单讲就是“从专业角度思考一切,观察一切为专业寻找借鉴”。比如我在物流专业学生的微信交流群发了一段“卡车在公路上拖运飞机”的视频,有同学马上就回应“哇!军机”,我跟进留言“是大件物流”。跨界学习,当下很流行,但如果漫无目的地去学,就会真的“淹死在知识的海洋里”,而如果带着专业问题,想要在其他领域寻找新的解决思路去学的话,就有可能会事半功倍。

 

技能上“专精”,是指要掌握专业的方法和工具。
不仅只了解理念,还要懂得方法,而且要会用工具,能解决实际问题;
不仅会使用,还要知道适用条件,而且还要会改进、改善。
比如制造企业供应链的任务是“以合适的成本按时保质保量地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”,这个是理念。理念要落实,需要运用库存控制的方法来努力做到产成品库存、半成品库存、原材料库存“既不能少,也不能多”。不过因为制造企业物料的SKU极其复杂,加之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,方法要想有效落地,人脑已经难以驾驭,需要会利用一些数字化工具才行。讲到库存控制,就不能绕过安全库存,安全库存的计算,尽管理论上有非常深奥的公式模型,在实践中却很难按部就班,而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去修正,去抓重点,需要根据变化去调整参数。
 
在“专一”的领域,保持“专注”的态度,努力掌握“专精”的技能,就有可能变得“专业”。如果把“如何才能专业”看成一项系统工程,“怎样才算专业”的“效果、效率、效益”是系统的输出,“专一、专注、专精”是系统的输入。有了输入、输出,还需要中间的转化,转化之一就是“一万小时定律”。 

 

“一万小时定律”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《异类》一书中指出的定律,“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资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,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,需要经历一万小时的锤炼。如果每天投入10小时,1万小时大概需要3年,但很难有人能保持每天10小时。如果每天投入5小时,1万小时大概需要6年,6年是本科学习4年,外加工作锻炼2年。职场人士都知道,在同一个行业有两年实战经历的大学毕业生跳槽时总能获得不错的offer。

 

当然,从“输入”转化为“输出”,仅有时间上的投入,是远远不够的,还需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“一万小时”。宫迅伟老师提出的“三化”(“知识结构化,能力显性化,个人品牌化”)很具有借鉴意义。“知识结构化”,梳理所学知识,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,让其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;“能力显性化”,学以致用,通过应用知识来锻炼自己的能力,通过应用成果来展示自己的能力;“个人品牌化”,通俗理解就是,周围的人一提到你的名字,就能想到你在哪方面可以“效果好,效率高,效益多”;或者你所在的组织一旦碰上你擅长领域的难题,就能想到找你解决应该可以。

 

“个人品牌”是建立在“能力显性”基础上的,如果能树立起来,机会和资源就会不断向你靠拢。当然,品牌也具有某种鞭策能力,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,你自己也会不断地努力,结果就会让自己在“专业”的道路上越走越顺,最终形成良性循环。


赞赏支持